• 1
您的位置: 首页 >胡杨融媒>师市动态>详细内容

非遗传承人郭瑞霞:妙笔绘就瓜果美

发布时间:2022-06-17 17:21:42 浏览次数: 【字号: 


(胡杨融媒记者 徐玥 王子恒 通讯员 马玉琼)6月7日,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暨郭瑞霞非遗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一三一团丰登园社区举办。这是七师胡杨河市首家非遗项目工作室。工作室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充分激发非遗活力。

6a40b4fb9b594431b73e771dcaa8f7fd.jpeg

郭瑞霞是中国当代西域瓜果著名画家。数年来,她潜心创作的多幅瓜果绘画作品被中外纪念珍藏邮册收录,其中《天下一香》被载入中国新长城文化榜。目前,她的西域瓜果绘画已远销法国、新加坡、爱尔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12月,她传承的西域瓜果层叠绘画技法被列入七师胡杨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9bbde86716494cfcab801b04b1013363.png

郭瑞霞作品《孕育希望》

郭瑞霞出生在新疆,受家庭影响,童年时期的她非常喜欢画画。那时,郭瑞霞的家庭并不富裕,笔墨纸砚也很有限。但是在父亲的引领下,郭瑞霞的兄弟姐妹都走上了画画这条路。

 

长大后,郭瑞霞的绘画作品表现出较强的写实能力和造型能力,在街坊邻里眼中,她已很出众。青年时,她拜访本地的一些文化名人,从文化态度到绘画技巧的掌握,她都在一点一滴地进步着。就这样,绘画这个爱好一直陪伴郭瑞霞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1983年,19岁的郭瑞霞进入一三一团东区学校任教。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郭瑞霞在博客中关注到了俄罗斯画家谢尔盖的水果静物画,他笔下的果蔬类作品生动鲜活,用色鲜艳、明亮、和谐,浓淡交错,让人眼前一亮。郭瑞霞对中国水墨写意画的敏感性和新疆文化底蕴的理解在此结合,她联想到了新疆瓜果,联想到了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和阿克苏的苹果,于是潜心创作,用尽心思画出自己的写实风格。

 

 “现在网络普及了,我就把西域瓜果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达到现在比较成熟的一个层面。”郭瑞霞说。“我用层层叠色的方法把西域的瓜果,吐鲁番的葡萄画得栩栩如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逼真。”

4a60b59370ef41a0a175ca4f63a12eac.jpeg

2000年,36岁的郭瑞霞调任一三一团小学,为学生教授美术绘画课程,使得她有更多时间从事创作。39岁这年,郭瑞霞在七师首次举办了个人西域风情绘画展,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个人画展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郭瑞霞的信心,她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在她42岁这年,赴石河子大学进修了艺术系美术专业;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优质作品。2006年,郭瑞霞被中国民族书画院授予“中华国粹民族艺术家”荣誉称号,并授予“中华国粹图腾奖”。

 

近年来,郭瑞霞的西域瓜果作品被中国邮政相继载入《纪念珍藏邮册》和马年、羊年、猴年、鸡年、虎年的主题明信片,予以发行。

 

数年间,郭瑞霞的绘画技艺已从“业余”步入了“画家”的层次,“三地四方”的仰慕者向她发出“求赐教”的信号。郭瑞霞教的学生年龄大的58岁,小的才7岁。除此之外,郭瑞霞还在专心研习毛笔字书法。她说:“绘画作品中有题字的部分,字画不分家,和绘画相比,我的毛笔字写得不够精湛,要不断练习,让自己的作品日趋完美。”

 

“作为传统美术西域瓜果绘画技法的第三代传承人,我一直以来立志于自己的教学,立志于对学生绘画的辅导,我也希望在今后能把绘画技法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以及传承人。”郭瑞霞说。

 

王兆彩是西域瓜果层叠绘画的第四代传承人,她看到郭瑞霞的画作之后,非常感叹瓜果能够绘画得那么惟妙惟肖。“我感觉伸手就能够触碰到画中的水果,我会继续努力和郭老师学习,继续把重叠绘画技巧传承下去。”王兆彩说。

 

终审:贾雪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