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发展设施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胡杨融媒记者 张婷婷 阿曼古丽 彭兴虎 通讯员 张妍 李萌)“这个时候浇的水叫作‘定根水’,可以使植物根系和新的泥土更加贴合……”3月13日,在一二九团生态园内承包户刘茂星的花卉大棚,一片春意盎然。刘茂星一边手持喷头,为刚刚定植的牵牛花和万寿菊等花卉幼苗浇水,一边向记者介绍浇水的作用。
“今年2月底,大棚开始育苗,育有牵牛花、万寿菊、鸡冠花等5个品种,共25万株。幼苗主要用于城市绿化,预计在五月开始出售。”刘茂星说。
2002年,来自山东的刘茂星扎根在了一二九团,开启了二次创业。2024年,刘茂星的4个大棚创收超十万元。
“今年是我进行大棚种植的第四年了,这边大棚的基础设施好,团里技术员也经常过来给我们进行指导。”刘茂星说。
一二九团生态园占地40万平方米,拥有连栋温室、暖棚、冷棚共计209座。除职工自营大棚外,闲置大棚全部对外承租。完备的设施不仅吸引团场职工踊跃承包,还引得外地有技术、有实力的承包户与企业纷纷入驻,为团场经济注入蓬勃活力。2024年,一二九团生态园通过租赁承包,棚费收入近一百万元,创造产值近一千万元。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产业发展是关键驱动力。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将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向,大力构建设施农业发展场景,推动设施农业产值递增、产业兴旺,农业产业由“大有可为”逐步走向“大有作为”。
3月12日,在一三〇团六连的胡杨河市瑞番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番茄育苗大棚内,点种机运转不停,工人们正有序地进行铺盘、分盘、点种等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我们现在开始育苗,到五月底就能进行大田移栽了。今年一共有80个育苗大棚,以育番茄苗为主,可栽种六千余亩地。”胡杨河市瑞番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吴献春说。
据了解,胡杨河市瑞番旺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式”育苗模式,充分利用春季耕种前的农闲时间,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产业,不仅把小种苗做成了乡村特色产业,还将订单客户拓展到周边县市,持续激发了农村产业发展新活力。
一三〇团六连“两委”成员宋磊告诉记者:“我们积极牵头,与龙头企业合作推进订单农业,鼓励合作社和职工参与大棚种植队伍里来。同时,还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职工群众的管理水平,为连队设施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立足连队种植资源和地理优势,把“一连一品”作为职工增收、连队增效、产业兴旺的抓手。2024年,一三〇团六连年产值达15亿元,职均收入10万元,形成了“连队有特色、家家谋发展、户户增收入”的良好发展格局。
宋磊说:“我们将继续深化设施农业发展,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如番茄、玉露香梨等,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提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观光线路、提升果品质量,并尝试中草药种植,让职工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目前,七师胡杨河市现有各类设施大棚4660座,设施大棚面积达0.54万亩,实现产值超2亿元。师市将不断推进老旧大棚改造升级,立足实际,精准施策,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益、团场增活力、职工多元增收的新途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