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特色养殖铺就致富新路径
胡杨融媒记者 阿曼古丽 张婷婷 实习记者 罗焕然 通讯员 张妍 王龙龙
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不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培育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进一步拓宽增收途径,让职工群众奔向致富新“钱”景。
4月21日,位于一三〇团七连的胡杨河市追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随平正忙着给鸽子备料、添食。他养的种鸽体形肥硕,毛色光滑,精神抖擞,欢快地在鸽舍上空盘旋飞舞,洁白的羽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它们时而发出清脆的咕咕声,时而相互追逐嬉戏。
“目前存栏量是1118只种鸽,5月10日第一批就可出栏,计划出栏800~1000只,都是乌鲁木齐的客户预订好的。团场的烧烤店、饭馆也来预订了一些。”刘随平说。
刘随平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养殖鸽子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前也零散地养过一些。2023年9月,在连队党支部的帮助下,成立了胡杨河市追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盘活连队闲置资产,投资150万元建造鸽舍、购买鸽笼,选择耐饲养、成活率高、繁殖力强的肉鸽、蛋鸽、元宝鸽、信鸽、观赏鸽等品种,注册完成“鸽喜春天”品牌。合作社始终坚持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不使用任何饲料添加剂,确保鸽子产品安全、放心。
刘随平说:“预计今年总出栏量三四千只,产值近三万元。近期,孵化机和真空打包机安装好后,我们计划注册个品牌,这样鸽子的延伸产品就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了。”
鸽子的繁殖速度快,市场需求量大,盈利周期短,是个风险小、致富快的项目,追风养殖合作社将以鸽子养殖产业为依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鸽子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小小的鸽子成为带动职工增收致富的“金鸽子”,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引擎,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一三〇团七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逯维平说:“我们党支部整合老旧资产,从场地规划、新品种引进和技术指导、销路拓展等方面给予职工帮扶,积极动员职工发展特色养殖业。”
当日,走进位于一二三团九连的乌苏市戈壁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肉兔养殖场,一排排肉兔养殖笼整齐排列,一只只兔子圆滚可爱、毛发光亮。合作社社长王明礼正在一边给兔子添加饲料,一边检查兔子的生长情况。
“目前场里共有150只母兔子,年出栏量七千多只,主要销往一二六团、一二七团、一二八团、一三〇团和奎屯市、克拉玛依市等。”王明礼说。
2023年,一二三团九连党支部深挖连队内部资源,引领成立乌苏市戈壁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出栏两万只左右,收入约二十万元。
一直以来,一二三团九连党支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党支部引领、能人带动的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作用,成立苹果种植合作社、乌苏市戈壁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积极探索发展壮大连队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
一二三团九连党支部书记李杰说:“近年来,连队以‘合作社+党支部+职工’的运营模式带领职工增收。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完善产业链,推动特色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发展特色养殖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七师胡杨河市将持续深化政策引导,积极挖掘、发挥特色养殖业带头人引领示范作用,强化养殖大户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养殖规模,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干起富足而快乐的事业,家家户户日子旺,奔向致富新“钱”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