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医网融合——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居家养老“幸福样本”
(胡杨融媒记者 魏亚茹 缪新亮 通讯员 蒋欢欢 袁春敏 杨琴)近年来,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以“助老、敬老、爱老”服务为工作重点,打好为老服务“组合拳”,以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持续拓宽为老服务“半径”,打造了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7月17日,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北经开区”)毓秀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周涵和同事带着医药箱,前往腿脚不便的居民家中,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毓秀里小区居民沈秀英和老伴是众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年过八旬的夫妻二人患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如今,家庭医生不仅可以定期上门,还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健康指导和诊疗服务,让她和老伴的老年生活多了一份健康保障。
“我们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家庭医生能上门为我们提供健康服务,感觉心里特别踏实,非常感谢他们。”沈秀英感动地说。
据了解,毓秀里社区卫生服务站自今年1月起,组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深入社区,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提供面对面签约随访服务。截至目前,已为9225名患者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并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管理方案。通过严格执行“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的服务标准,确保慢性病患者享受到“定期随访不遗漏,健康管理有‘医’靠”的全程健康守护。
“毓秀里卫生服务站的工作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为居民建立和管理健康档案,定期为签约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等。”周涵介绍,“此外,我们还承担着健康教育的重任,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天北经开区各社区始终用心将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夏哈拉社区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该社区结合网格化管理机制,把服务工作前移,通过不定期入户帮助老人剪指甲、打扫卫生等方式,用情用力打通敬老关爱、为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来我家陪我聊天、打扫卫生,我觉得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夏哈拉社区居民王书桂说。
夏哈拉社区以“党建+网格”治理模式为依托,充分发挥网格员“铁脚板”优势,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深入了解老人生活难题与实际诉求,对辖区独居及高龄老人,常态化开展问需解难,排查老年人家里的用水、用电、用气等安全隐患,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高龄认证、缴纳医保等帮办代办服务,有效解决老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升老年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夏哈拉社区累计开展各类助老服务一千四百余人次。
“我们将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思路,持续挖掘社区老年群体隐性需求。统筹辖区服务资源,多措并举保障高龄独居、困难等老年群体的兜底服务需求,确保为辖区老人提供零距离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人的幸福指数。”夏哈拉社区工作人员王秋霞说。
为老服务工作关乎民生,连着民心。天北经开区创新探索“党建+”助老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为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辖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关怀,让居家养老幸福底色更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