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胡杨融媒>师市动态>详细内容

多维发力稳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
——七师胡杨河市促进高质量就业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9-04 15:58:00 浏览次数: 【字号: 

胡杨融媒记者 曹瑜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今年以来,七师胡杨河市党委以“十大民生行动”为牵引,打出政策组合拳,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就业工作跑出“加速度”。1~7月,师市城镇新增就业350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4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1.82%的低位,低于兵团4%的控制目标;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4501.44万元,同比增长30.65%,惠及职工群众1万余人次,交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民生答卷。

精准滴灌

托起重点群体“就业梦”

  在胡杨河市政务服务大厅高校毕业生服务窗口,应届毕业生张磊仅用十分钟就完成了就业登记。“工作人员根据我的专业匹配了3家企业,还推荐了职业技能培训。”张磊说。这样的精准服务,正是师市人社局“一人一策”就业帮扶的一个缩影。

  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师市人社局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实名制数据库动态跟踪求职意向,为每人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开发适配岗位信息库实现智能匹配,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414个、安置高校毕业生393人,发放就业见习补贴315.44万元;每周二、四的“胡杨人社”抖音直播间更是成了政策宣讲和岗位推介的“云集市”,开展直播带岗132期,累计观看54.38万人次。数据显示,上半年已落实社保补贴3012.81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1345人,其中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占比超六成。

  对于农民工和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帮扶更有温度。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服务站的电子屏上,滚动更新着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信息。

  “每月不仅有1890元的工资,单位还缴纳社会保险费,生活更有保障了。”居民马建军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稳定就业。

  目前,师市通过统筹公益性岗位开发利用,兜底安置335名就业困难人员,为就业困难群体筑牢民生底线。

数字赋能

打造就业服务“新生态”

  “家人们看过来!这家企业五险一金齐全,还有员工食堂呢。”在“胡杨人社”直播间,工作人员化身带货主播,只不过“商品”换成了优质岗位。

  这种“直播带岗”新模式已吸引54.38万人次观看,帮助300多家用人单位发布4000余个岗位,解决企业用工1260余人。

  线下服务同样精彩。在兵地融合招聘会上,师市组织企业携岗位赴会,深化与奎屯市、独山子区、乌苏市等地合作,开展兵地融合招聘10场,达成就业意向3238人次。

  “既解决了企业用工荒,又促进了兵地交流。”参加招聘的企业负责人连连点赞。今年以来,师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4场,提供岗位8276个,达成就业意向6948人。

  技能提升是就业的“金钥匙”。师市人社局瞄准兵团十大主导产业和师市“3+3”产业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菜单”,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624人次,完成年度计划65.12%。电工班学员还没结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无人机驾驶培训吸引大批青年报名。

  同时,依托胡杨河职业技术学校、兵团开放大学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输送了364名高技能人才,3人获评“新疆工匠”,2人获评“兵团技术能手”和“优秀高技能人才”,10人入选师市“胡杨英才”项目。

双向发力

激活就业市场“一池春水”

  “30万元创业贷款就像及时雨,我的小餐馆能开起来了!”大学生创业者王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师市人社局通过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批流程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提供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落实贴息政策。上半年,师市累计为116家企业拨付社会保险补贴2632.88万元,同比增长45.7%,有效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企业端同样政策给力。新招用毕业生的企业可享受全额社保补贴,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还能领取补贴。新疆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算了一笔账:“今年拿到869.94万元补贴,相当于节省了用工成本。”真金白银的支持,让116家企业稳住岗位3634个。

防患未然

织密就业保障“安全网”

  毕业季来临,师市人社局同步启动就业风险防范宣传。“所有要交押金的招聘都是骗局”“劳动合同必须明确薪资待遇”......在各大招聘现场,这样的提示牌格外醒目。通过案例解析、法律咨询等服务,已帮助求职者识破招聘陷阱23起。

  此外,师市人社局建立健全资金风险防范机制,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加强风险防控,继续实施第三方核查机制,对就业补助资金、专账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事前、事后审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七师胡杨河市正以更有力的政策、更暖心的服务、更创新的举措,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终审:贾雪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