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科研三十载 赢来北国满树花
胡杨融媒记者 唐婉丽 张婕
6月的阳光,直接而热烈,走过寒冬的抗寒月季花开数量惊人,一树花开,岁月沉香。这一株株月月绯红、季季芳香的抗寒月季新品种的研发人,就是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教授隋云吉、郭润华夫妇。夫妇俩苦心科研三十载,终于赢来北国满树花开。
辛勤繁育新品种
能在-30℃露地越冬,单株花开数千朵。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隋云吉、郭润华教授夫妇培育出的“天山祥云”“天山霞光”灌丛抗寒月季新品种,不仅结束了新疆北部地区月季不能自然越冬的历史,也被全国多个城市广泛应用到城市绿化、住宅美化等领域。
6月9日,在奎屯市西公园内的东北角,抗寒月季“天山祥云”“天山霞光”粲然绽放,蔓延形成的“蔷薇廊道”,吸引着市民来此赏花拍照,成为奎屯新的网红打卡地。和平常看到的月季略微不同的是,眼前这些月季植株高大,成年株高两三米,单株花开千朵以上,多的甚至达到3000朵。6月盛花期,枝头见花不见叶,绝美至极。
“在家门口看花海,特别高兴,特别自豪。”带着家人游玩拍照的奎屯市民赵云告诉记者。
月季被称作“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广泛,因四季开花,颜色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新疆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对月季安全越冬和正常生长不利。为解决月季不能自然越冬的难题,也为了能让家乡随处可见月季,毕业于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的隋云吉和郭润华,从1992年起,便以新疆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进行杂交选育,夫妻携手踏上抗寒月季品种选育的征程。
通过多年从事园林工作的经验,郭润华发现越冬是很多植物的瓶颈,尤其是月季,“野生蔷薇的越冬能力很强,我就想,能不能培育出既具有野生蔷薇的抗寒性,又有月季观赏价值的新品种。”
繁育新品种花卉谈何容易。“刚开始也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和资料,只能一点点摸索。”隋云吉告诉记者,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杂交不育,花朵授粉后不结籽。经过十几年的实验,最终采取蒙导法混合花粉来授粉,才解决这一难题。
据郭润华介绍,杂交育种的选育年限比较长,当年做杂交,第二年去播种,第三年或第四年都不一定能等来想要的结果。苗圃地里种下了大量的杂交组合,可能种下去几千棵,也不一定能选出一棵符合育种目标。若干年后还没有种出想要的结果,只能把这一批淘汰掉,再去播新的种子。所以,做传统杂交育种,既要有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还要靠一定的机遇。
潜心科研终成功
花卉杂交选育过程枯燥而又漫长,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往往要经过10年、20年,甚至更久。隋云吉、郭润华夫妇携手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终于在16年后的2008年迎来了鲜花绽放,夫妇俩激动地给他们的“新生儿”取名“天山祥云”。
“天山祥云”突破了月季在北方寒冷地区不能露地越冬的屏障,填补了国内空白。20~30厘米的小苗,三年即可长至两三米高,耐粗放管理,病虫害轻。花色桃红,单季花期长达一个月,极具观赏价值。
在培育“天山祥云”的过程中,隋云吉和郭润华还培育出花色更艳丽的“天山霞光”。“天山祥云”“天山霞光”于2012年7月和2014年7月分别获原国家林业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及证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2016年和2017年又陆续获得现代园林最具价值新品种、优秀月季育种奖等多个奖项;在2019年举行的北京世园会月季类国际竞赛中,“天山祥云”“天山霞光”分别获得金奖和铜奖。今年,隋云吉夫妇又向国家申请了三个植物新品种——“天山祥云2号”“天山烈焰”“天山牧歌”。
匠心育人筑理想
坐落在奎屯市西南角的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研发示范基地,占地面积20亩。2010年最先繁育“天山祥云”,目前花株已长到两三米高,不仅为学生科研实训提供了场所,也为校园增添了美景。
“两位教授坚持几十年研制花卉新品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通过对‘天山祥云’和‘天山霞光’培育知识的学习,让我对园林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喜欢这个专业。”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马月说。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隋云吉、郭润华夫妇一直秉承着科研教学一定要结合职业人才培养的理念。“我们从育种环节就成立了课题科研小组,带着学生一起做杂交品种的选育、栽培等。”隋云吉说,2005年,他俩带领学生成立大学生创业团队,专门进行抗寒月季系列的生产和繁育种苗研究。2014年,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他们团队获得了三等奖。
“我们可以把品种、技术无偿提供给学生,希望他们学成后,都能回到家乡服务,帮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为国家乡村振兴助一份力。”隋云吉深情地说。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专业学生卜热比古丽·麦麦提图尔荪告诉记者:“毕业后,我要把所学的园林知识带回家乡喀什,让家乡也变得美起来、富起来。”
产研结合成效显
2004年起,隋云吉、郭润华夫妇领衔创办了园林技术和园林工程专业,累计培养园林专业毕业生千余人,建成了以园林专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平台。
为了让新疆月季走得更远,隋云吉夫妇参与创办了公司,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开展抗寒月季新品种产业化生产应用推广和新品种持续创新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三十余个专业生产展示推广基地,总面积2500亩,累计生产种苗七十余万株。2013年起,夫妻俩成立的项目团队在乌鲁木齐、玛纳斯、奎屯建立天山祥云种苗繁育基地,还在昌吉、克拉玛依等地建立商品苗产业化生产基地,并成立月季合作社种植试点,发展休闲农业,为农户创收六百余万元。在奎屯市开干齐乡就有100亩商品苗生产示范基地。
奎屯市开干齐乡庭润园种植合作社社员田民科说:“种植的基础管理费就有3万元收入,花成型后,通过销售还可以拿到分成,一年可以增收十万元左右。”
目前,抗寒月季已被全国多个城市广泛应用到城市绿化、住宅美化等领域,还可用于道路防护林、生态林及荒漠绿化等,前景广阔。
“我们的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利用新疆野生蔷薇资源,培育出更优品种的抗寒月季,为新疆人争光,也为大美新疆添砖加瓦。”隋云吉告诉记者,他们夫妇携手研制抗寒月季已整整三十年。在科研道路上,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安慰和鼓励,才有了携手向前的不竭动力,使得这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变得不那么艰辛。
花是萍水相逢人,人是一生一世花。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携手科研教学之路,隋云吉和郭润华这对科研“伉俪”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坚韧、不追功利、甘愿寂寞的心,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才能让毕生追求的美丽事业永放光芒。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