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华:守护绿洲的最美森林医生
特约记者 唐永建
现年50岁的胡翠华已在一二四团从事林业工作24年,数十年如一日,她如同一只“啄木鸟”,在林业战线辛勤付出,默默守护着戈壁绿洲。2023年8月,胡翠华荣获全国“最美森林医生”的荣誉称号。
“胡翠华爱岗敬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她在林间、果园、地头进行病虫害调查和勘测。通过她的精心调查为我们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也为林业病虫害发生提前预警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10月6日,一二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董晓青告诉记者。
2005年,胡翠华在一二四团林业工作站开始负责全团兵团级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为了尽快熟悉森防业务,她勘查虫情、采集标本、因情区分、精准防治,全团林草地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过她深深的足迹。2018年,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胡翠华被编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不管是在机关部门,还是在林业一线,全团林草地上都有过她辛勤忙碌的身影。
胡翠华从事林业工作24年来,每年都会对团场的1.5万亩公益林进行森林资源保护、林地督察防护,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对2.64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进行管护巡查、损害调查等,对1.84万亩退耕还林的葡萄、枸杞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技术指导,对29.4万亩草原进行蝗虫以及鼠害的调查等,共采集各类病虫害标本五百多个,对团场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做林果产业的服务者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没有时限,没有时间节点。每年的气象条件不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也会随之改变,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必须时刻秉承“啄木鸟精神”。
2020年6月14日,二连职工黄金柱拿着葡萄毛毡病的病叶,找胡翠华咨询。胡翠华立即随黄金柱赶往园中实地查看。通过仔细观察发病的葡萄枝叶危害状况,发现是由葡萄潜叶壁虱寄生而引起的虫害。她告诉黄金柱该用什么药及使用方法等。一周后,黄金柱的葡萄毛毡病终于治好了。
2021年8月5日,十七连职工袁怀林种植的34亩生态杨树林发生了严重虫害。袁怀林急忙找到胡翠华,一起驱车赶往林地鉴别,发现是害虫杨圆蚧造成的危害。
胡翠华根据树龄及害虫现阶段虫态、龄期,给出了合理的防治药剂、防治次数等治虫建议。
“胡技术员非常热情地给我指导,帮我挽回了几十万元的损失,非常感谢她的热心帮助。”袁怀林说。
做绿色生态的守护者
维护森林健康、呵护绿色家园,是森林防护人的天职。作为一名基层植物检疫员,团场每年绿化造林使用的苗木,都要经胡翠华检疫后才可栽植于地中。
2022年春季,一车从呼图壁拉运来的苗木运达一二四团,被胡翠华及同事拦下。
经检查,该车苗木没有开具植物检疫证书和苗木合格证等资料,她当场对车辆作暂时滞留处理。
司机四处打电话找人变通,并想以行贿的方式解决问题,被胡翠华严词拒绝;同时告知司机,对没有办理检疫手续的车辆采取临时滞留措施,要尽快补办产出地林检局植物检疫证书等手续,通过复检、抽检合格后才能放行。
最终,司机带着补办的植物检疫证书等手续,经检疫合格后才得以顺利卸车。
“从2020年到2023年,我在团里检查的涉林产品车辆有七十余辆,检疫各类苗木一百二十余万株,木材二十余万方。在2020年3月份,我还参加了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开展的植物检疫检查值守工作,在巴州若羌依吞布拉克林业植物检疫检查站值守15天,在值守期间,与其他地区检疫员共检查涉林产品车辆925辆。”胡翠华说。
做林业知识的传播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胡翠华从2012年开始,还利用网络教学等方式,开展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工作。
在11年的教学中,她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带出了三百余名农广校学员。这些学员有的担任技术人员,有的在连队担任“两委”,还有的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发挥着作用。
“胡翠华老师在担任农广校教师期间,积极组织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努力做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使我受益匪浅。我将用我学到的知识,积极服务团场农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一二四团政通里社区“两委”成员陈泽说。
2016年、2019年和2021年,胡翠华还分别获得“兵团农广校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