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焕友:书画艺术点亮银发生活
胡杨融媒记者 张婷婷
“用笔墨要有浓淡、有顿挫、有节奏,富于变化……“2月7日一早,在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香里小区墨香画社,78岁的阎焕友如往常一样正耐心地教居民们如何从容落笔,一幅幅精美的国画、书法作品从笔尖诞生。
自年轻时起,阎焕友便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前半生忙于工作、家庭和生活,真正踏上书画之路却是在退休以后。2009年退休后,阎焕友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七师胡杨河市老年大学报了书法班和绘画班,一头扎进了书画的世界。
阎焕友这一学,就学了16年。这16年间,他从学画到教画,逐渐在书画领域崭露头角。现在,他还把画画的日常拍成短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收获了不少粉丝。他的晚年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2016年,随着阎焕友书画技艺的逐渐精进,他开始收徒教画,将自己的书画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起初,他的徒弟只是书画班的新同学。后来逐渐发展到他所居住的社区、七师胡杨河市各团场中小学,上至年近八旬的老人,下至十来岁的青少年,到处都有他的学生。
阎焕友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承,更看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他常常教导学生,书画艺术不仅是技艺的修炼,更是人格的塑造。他的书画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艺术修养,更成为了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载体。
阎焕友还常常参加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用自己的书画作品传递正能量,弘扬兵团精神。
“阎老作为‘五老’人员,经常进校园用绘画加讲述的方式,给学生描绘兵团故事、红色故事,加深学生们对兵团的认识和热爱之情。”师市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武娟娟说。
有一次,阎焕友作为老前辈,被邀请到七师曙光幼儿园为孩子们讲军垦故事。他深情地对孩子们说:“希望你们从老一辈军垦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把我们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这个年纪属于‘夕阳’,这些孩子们就是‘朝阳’。通过培养他们,‘夕阳’也能散发余热,也能迎来‘晨辉’。”阎焕友说。
在其担任师市老年书画学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期间,他指导过百余名孩子,也成为了孩子们口中的“国画爷爷”。
然而,这个“国画爷爷”在家里却有个别样的称呼,他的老伴晁玉仙常常戏称他是“画痴”,阎焕友却笑称,这是自己对书画艺术的“痴情”。
在阎焕友家中,有一间名为“梦翁书斋”的画室,意为只要有梦想,想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他“画痴”的称呼也是从这里而来,因为这是家里他待的最多的地方。在这里,61岁才开始画画的阎焕友用坏了上百支毛笔,积累了数千幅书画作品。有时创作灵感来了,阎焕友经常凌晨还待在画室里,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为了保证有更好的体力画画,阎焕友还坚持骑行。画画之余,他就经常去骑车锻炼,顺便寻找创作灵感。
“我已经坚持骑行近十年了。在我看来,年龄只是数字,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我就还是敢想敢干的年纪。”阎焕友说。
如今,为了紧跟时代步伐,阎焕友还在儿孙们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这让他能更方便地在线上学习国画知识,并与画友进行交流。
“现在真是方便,还能把自己画的画记录下来,传在朋友圈和微信视频号里,让更多的人喜欢这些艺术。”说着,阎焕友点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面每一条消息几乎都与书画和骑行有关。
正是阎焕友这种对书画艺术的执着和热爱,让他在书画道路上越走越远。2022年,阎焕友被自治区老干部书画学会评为“书画之星”。其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自治区及兵团展出并获奖。
对于阎焕友来说,荣誉只是过眼云烟。他更看重的是,如何通过书画艺术传递正能量,弘扬兵团精神。现今,他正在着手创作一幅近百米的书画长卷,反映近几十年来兵团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心还年轻,只要还能握笔蘸墨,我就想一直画下去,用画笔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变迁。”阎焕友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