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战胜:军垦赤子心 精神永传承
通讯员 陈发德
8月10日中午,七师胡杨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会长马战胜,顾不上回家用餐,在军垦老物件陈列馆内忙碌着。
面对三十多名疆外游客,他深情讲解煤油灯、独轮车等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这些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峥嵘岁月。作为兵团二代,马战胜以半生坚守,将传承兵团精神融入血脉。
马战胜生于1961年,父母是一二九团第一代老军垦战士。童年时,他目睹父辈们战风沙、垦荒原的艰苦场景,兵团精神如种子般深植心田。1980年高中毕业后,他成为一二九团十三连职工,后历任连队及团场机关干部。在修编团史志过程中,大量老军垦事迹一次次让他热泪盈眶,因此立志“弘扬兵团文化,传播兵团精神”。
1995年起,马战胜利用节假日奔波于团场连队、工厂,收购煤油灯、独轮车等老物件。30年来,他自掏腰包二十余万元,累计收集军垦老物件六百余件,老照片及票证六百多张。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是一段兵团人艰苦奋斗的史诗。
2018年退休后,他更全身心投入,自学微电影、情景剧创作,将藏品转化为生动教材。
2021年11月,在七师胡杨河市党委老干部局、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民政局支持下,马战胜牵头成立师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吸纳五十余名退休党员干部加入,他当选会长。
研究会以“追寻红色足迹,讲好兵团故事”为宗旨,迅速成为精神传承新阵地。次年,马战胜提议创办的军垦老物件陈列馆落成,馆藏其毕生所集。他担任解说员,三年来,接待疆内外游客超7000人次。
一位江苏游客说:“通过参观,我们感受到老军垦不讲条件、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震撼人心!”
为寓教于乐,马战胜每年组织会员编排“兵团精神”主题文艺节目,赴一二四团、一二九团等10个单位演出32场,观众逾4000人。
2022年,马战胜创作情景剧《兵团儿女》,生动演绎军垦战士带病劳作、互助互爱的感人故事,演出后广受好评。
2024年9月,他推出自编自导微电影《一盏煤油灯》,讲述老战士在油灯下教育子女,传承兵团精神的往事,一个月制作完成,通过公众号及微信群免费传播,观看量达3.5万次。
3年间,马战胜率研究会在师市社区、学校举办6场“讲好兵团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宣讲,聚焦军垦历史、团场发展及英模事迹,惠及中小学生2800余人次。他总说:“精神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兵团记忆不能断代。”
马战胜的奉献赢得广泛认可。2024年,师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荣膺兵团党委老干部局“军垦文化传承工作室”称号;2023年,他获评七师胡杨河市“最美五老人员”;2022~2024年,他本人连续三年被天北经开区党工委评为“优秀党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