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每天一节体育课 让中小学生“动”起来
春寒料峭的开学季,七师胡杨河市各学校洋溢着勃勃生机。操场上,跑步、踢毽子、跳绳等活动轮番登场,学生们乐在其中。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的优化调整,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成为校园一道新风景。
2月21日,记者走进一二四团中学。正值课间,校园里满是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开展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新学期,七师胡杨河市各学校严格落实兵团教育局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综合体育活动安排的通知》,优化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设置,让学生们切实走出去、动起来,稳步增强学生体质。
一二四团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王韵茹说:“学校积极引导我们参加课间活动,比如说打沙包、跳绳等,有利于我们形成团队意识。”
一二四团中学秉持“健康第一 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的同时,通过“1+X”模式,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将学生视力保护与体育锻炼作为重点,在每日课间时段,有序组织学生开展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等活动,着力解决校园“小眼镜”“小胖墩”问题。
一二四团中学体育教学副校长王勇说:“新学期,我们将课间时间调整为十五分钟,并确保每个班级每天一节体育课。同时,积极拓展大课间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我们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课间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仅是一二四团中学,一三〇团中学也在积极落实新政策。
2月26日,记者走进该校校园,活力与朝气扑面而来。乒乓球桌前,体育老师宋曼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对打练习。她穿梭在球桌间,细心观察学生的动作,时不时轻打球拍,给大家示范标准动作和发力技巧。
宋曼说:“我们的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包括篮球、排球、足球、跑步、跳跃等项目,还引入了武术、花样跳绳等特色内容。通过这些活动,降低学生的肥胖率,预防近视。同时,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记者看到,在足球场上,同学们分成两组展开小组赛。哨声一响,双方迅速进入状态,紧密配合,全力奔跑、默契传球。每一次协作都彰显着团队精神,满是体育课的蓬勃活力。
“我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这项运动强健了我的体魄,也让我的学习生活更加愉快。”一三〇团中学五年级(2)班学生马梓宸说。
为深入推进体育教育改革,今年开学以来,一三〇团中学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兴趣偏好,精心安排体育课和课间活动项目。此外,学校构建了监督机制,成立巡课小组,严格杜绝私自调课、占课现象,确保体育教学有序开展。
截至目前,师市13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均已实行15分钟课间延长时间。学校课间总时长较去年增加约30分钟,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同时,师市各学校结合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打造特色大课间操,积极组织有特色的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活动模式。
师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主任齐敦国说:“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课间延长至15分钟’是师市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这项改革,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压力,培养运动习惯。我们还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和综合体育活动内容,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胡杨融媒记者 宋亚丽 王梦晗 实习记者 范丹平 通讯员 唐永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