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文明实践成效观察》系列报道之二
文体惠民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成色
胡杨融媒记者 宋亚丽 赵昀哲 通讯员 秦芳 唐永建
如今,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更加强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广泛多样。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实施“文明实践+”工程,通过打造弘扬文明新风阵地,积极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体生活与职工群众需求同频共振,更进一步凝心聚力,激扬奋进力量。今天刊发《七师胡杨河市文明实践成效观察》系列报道之二:《文体惠民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成色》。
7月8日,走进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香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8岁的阎焕友正在书画室里写写画画,只要一有空他就和一群老伙伴在这里交流切磋。他告诉记者,现在实践站书画室、舞蹈室、乒乓球室等功能室已成为居民热门“打卡地”。
“我们平常很喜欢在这里活动,还会创作一些书画作品送给居民,受到了大家的好评。”阎焕友说。
天香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打造功能完善的活动场所,组织志愿者们定期开展剪纸、书法教学、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紧扣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节点,举办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持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天香里社区主任鲁富霞说。
师市各级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对接群众需求清单,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7月9日,2025年“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事活动暨一二四团第二届“高泉杯”五人制足球赛开赛。共有11支代表队9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绿茵场上,双方球员全身心投入、奋勇争先,抢断、传接、射门连续上演,足球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更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参加足球锻炼的热情。
今年以来,一二四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了春节送春联、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还举办了多场文化下乡活动,邀请专业文艺团队为居民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
一直以来,师市积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举办“胡杨河杯”系列赛事,整合“我们的节日”“戈壁母亲”文化艺术旅游节等资源,为基层文艺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服务群众的舞台。今年上半年,师市举行各类文体活动五百余场次,覆盖群众五十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度与区域文化凝聚力。
师市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剑锋表示,今后,师市将持续强化阵地建设,计划每年重点打造2个标杆实践所、2个特色实践站和1个红色少年宫示范点。这些阵地将深入挖掘兵团精神等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并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文明实践样板。同时,坚持需求导向,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结合文化润疆工程和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确保服务群众“零距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