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7月20日,在位于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爱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机械化的生产设备正在全速运转,加紧马力生产。
“公司两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日产量达200吨。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生产产品15万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新疆爱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负责人王小平说。
一直以来,七师胡杨河市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持续发力,突出政策引导、强化服务指导,分类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深耕高精尖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疆爱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明说:“在申报‘专精特新’企业过程中,园区相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从政策宣传到材料准备给予我们全程指导,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暖心服务。”
新疆爱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生产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团队合作,研发生产满足新疆土地各类农作物的滴灌肥、水溶肥、复合肥及其它功能性特肥。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并拥有二十余项授权实用型专利。今年,公司成功获得兵团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荣誉称号。
“公司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计划新增300万元研发资金,重点突破液体磷肥新产品研发。同时,积极引进青年技术人才,壮大研发团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向明说。
同样,在位于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金泰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38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
作为兵团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产业重点企业,该公司牵头成立兵团电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后,已取得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攻克了多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环保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线开工率达100%。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实现产值2.5亿元,营业收入约2亿元。”新疆金泰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焦亚洲说。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绿色生产工艺……新疆金泰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投入连续两年超千万元,依托兵团电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和兵团铝基电子新材料创新联合体及技术研发中心三大研发平台,开发的节能降耗技术使环保与效益实现双赢,先后获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兵团电子新材料链主企业等荣誉称号。
目前,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化成箔的自动化生产率达到了80%,数据采集率达到了80%,产能效率也提升了10%,实现了全程监控生产过程、自动完成参数控制,极大地提高化成箔生产的稳定性和成品率。
据悉,该公司未来将重点突破三大方向:提升生产效能打破行业瓶颈、以技术创新重塑产业格局、通过订单优势实现国产电极箔自主突围。同时,公司与石河子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着力培养“材料+电化学”复合型人才,通过阶梯式培养计划打造核心技术团队,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七师胡杨河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师”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梯度培育体系,坚持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关键抓手,实现发展质效双提升。
如今,一家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在七师胡杨河市蓬勃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推动师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展望未来,七师胡杨河市将继续围绕“3+3”产业体系,布局10大产业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生态,培育更多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配套企业,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