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七师胡杨河市: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来源:胡杨融媒 发布时间:2025-08-05 10:26:56 浏览次数: 【字号: 

7月28日,一三一团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调解室内气氛融洽,屯富园社区居民常明正对调解员表达谢意。

 

几日前,常明因邻居家孩子夜间吵闹影响休息多次沟通未果,便来到团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求助。

 

“调解员不仅耐心听取我的诉求,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最终促成了双方和解。现在邻里关系更融洽了,这种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真的很贴心。”常明说。

 

一三一团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集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功能于一体。站内配备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一体机可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每周还有专业律师驻点值班,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

 

“今年以来,我们已受理法律咨询6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5%。同时,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职工群众更深入了解公共法律服务职能。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我们还提供上门服务。”一三一团司法所干警赵笛扉说。

 

从团场工作站到社区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的温暖正浸润每个角落。7月30日,一二九团淮安里社区的“流动调解桌”搬进了居民顾仁芳的家中。

 

7924be4f203e4ed98af5df0804b2ba21.jpeg

一二九团淮安里社区调解员入户化解邻里纠纷 曹瑜瑜摄

 

“去年因我家漏水问题使得邻里关系很紧张,社区调解员前后跑了七八趟,不仅解决了维修赔偿问题,还帮我们两家重归于好。”一二九团淮安里社区居民顾仁芳说。

 

顾仁芳的案例只是社区法律服务的一个缩影。淮安里社区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示范作用,组建“银发调解队”,他们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群众威望,在化解邻里纠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我们与司法所建立联动机制,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今年已开展专题培训4次。通过‘网格排查+专业调解’的模式,90%以上的矛盾纠纷都能在社区层面得到化解。”淮安里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原红说。

 

目前,一二九团已在16个连队和3个社区建成19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形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团场司法所每周派出工作人员指导,确保服务规范高效。

 

“我们建立了‘司法所+连队两委+法律明白人’的三级联动服务网络,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今年已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0余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8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连、大事不出团。”一二九团司法所所长杨秋北说。

 

目前,七师胡杨河市已全面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包括1个师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团场(经开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197个连队(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该平台全面整合辖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从业人员97名,力求建立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主体。投放14台公共法律服务智能一体机,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共为师市辖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8700余次,职工群众满意度达98%。

 

师市司法局将重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服务基础设施,提高法律服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和流程,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和覆盖面,探索向基层治理、营商环境优化、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更深层次延伸,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为师市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终审:朱永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