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胡杨河市数字驱动生态监管 “智”守绿水青山
8月5日,七师胡杨河市南公园西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核查设备运行状态与实时空气质量数据。监测站通过全天候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及数据同步发布,为区域空气质量精准评估、群众健康防护指引等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近年来,师市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构建“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污染源监测平台,逐渐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新路子。
师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和森瑞介绍:“通过实时监测系统显示,2025年1月至7月胡杨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其中,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3%,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指数为3.07,PM2.5平均浓度维持在29微克/立方米。”
与此同时,数字化监测范围逐步从城市延伸至胡杨河经开区内,6座恶臭气体自动监测站,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实时对44家采集企业的65个排污点的数据进行监测,及时判断数据异常情况,让污染防治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警、事中管控”,构筑起师市生态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数字驱动生态监管,不仅打破了传统监管模式下时空的局限,而且让污染数据实时可见。2024年,师市环境监测实验室建成投用,并于同年12月成功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具备三大类30个分析参数的自主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区域环境数据精准度与检测效率。
2025年,师市将分别在胡杨河市区和胡杨河经开区各建设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1套,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站7座,精细化监测分析平台1套,可实现116种数据的分析。
师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徐强表示:“2025年,我们将初步建成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应用支撑的全链条智能化监测体系。该体系不仅能强化监测数据的关联分析和溯源研究,还将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布局,实现全域无死角监测,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