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七师胡杨河市生态改善引万鸟来栖

来源:胡杨融媒 发布时间:2025-09-01 10:36:14 浏览次数: 【字号: 

8月21日,七师胡杨河市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湿地保护区柳沟片区,开始了定期的巡护工作,重点对乱捕滥猎、侵占湿地等违法违规破坏湿地行为开展日常巡查。

在巡护过程中,队员们惊喜地发现成群的候鸟在湿地觅食栖息。数十只灰鹤、蓑羽鹤优雅地站立在浅水区滩涂,不时低头捕食,巡护队员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今年候鸟数量明显增多,且迁徙抵达时间较往年明显提前,这标志着湿地生态环境正在持续改善。

ef2b1dc4d66142ea943e2043d7750303.jpeg

林草兴则生态兴。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奎屯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天鹅、灰鹤、蓑羽鹤等珍稀鸟类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92e05b8021164053b0abac8d3fbfcd37.jpeg

师市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与各水库工作人员组建了湿地保护管理队伍,开展湿地日常巡护管理、库区垃圾清理和湿地界碑、宣传牌安装维护等工作,并利用无人机巡查和地面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湿地范围内人为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管。

“我们与专、兼职巡护员共同负责保护区的日常巡护工作。每月定期前往保护区各片区开展一次巡查,同时发放月度巡护日志。通过巡护员每日填写的巡护记录,可以明显观察到保护区内的鸟类生物多样性持续提升,鸟类种群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师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陈兴斌说。

奎屯河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引得珍稀鸟类相继来“做客”,每年有近百种迁徙的候鸟经过保护区,最多时可达6万只,年过鸟量达二十多万只。

湿地自然保护区严格执行月度巡护机制,重点针对保护区内的三条主要河道、七座水库周边生产活动密集区域,以及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图斑变化区域开展系统性巡查。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巡护巡查20余次,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常态化监测与保护。

资金的持续注入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年来,师市在湿地保护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超2000万元,除加快湿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外,还用于植被恢复、水源涵养和生态补水等项目。

走进师市野生动物救助站,工作人员正忙着给被救助的动物喂食、查体,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被救助的野生动物已恢复良好状态,救助站还配备有动物手术床、动物ICU监护仓、数字减影X线拍片机等专业设备,实现对动物救助更加精准有效。

72cc677cacff4a8abbd3248640f78521.jpeg

今年以来,救助站已成功救助17只野生动物,包括雀鹰、鹅喉羚、褐耳鹰、高山兀鹫、黄喉蜂虎、红隼、大鵟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康复个体已成功放归自然。

师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不懈努力,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现已成为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七师胡杨河市辖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已增至153种,其中鸟类达102种,充分展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

 

终审:朱永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