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7线胡杨河市过境段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G217 线胡杨河市过境段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2010年全国援疆工作展开,19个县市对口援建新疆各地区县市,重点是促进新疆的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胡杨河市是兵团第七师拟建的县级市,胡杨河市城市选址在130团团部共青镇,市区南距师部奎屯市38公里,奎北铁路、高速公路、217国道穿城而过,交通区位极其优越。
为了满足胡杨河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增进兵地融合,按照七师交通十三五规划要求,拟定对国道217线路段升级改造为胡杨河市东过境路。
本项目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网发展规划(2003-2020 年)》中“三横两纵两环八通道”路网中一纵(北屯-克拉玛依-奎屯-库车-沙雅-阿拉尔-和田)的组成部分,该线路区域属于奎独乌城市圈,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周边地区能源、物资的快速流动,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优势。能够促进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对胡杨河市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项目名称及概要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为胡杨河市东过境路,全线位于兵团第七师境内,为连接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道路之一,也是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道路组成。项目连接北疆地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域,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2)项目投资
推荐方案总投资41271.7431万元。
(3)建设规模
本项目全线长9km,设小桥64m/8座、涵洞22道、平面交叉口(等级路)11处。
(4)技术指标
本工程红线宽度50米,设定为城市三幅路(机动车道宽度24米,双向六车道)的断面。
(5)路线走向
推荐方案沿现有道路中线拓宽改建,起点位于G217 线K502+225 处,终点接于G217 线K511+225 处。路线呈南北走向,全长约9km。
(6)主要控制点
推荐方案沿线主要控制点130 团城镇产业园区(K504)、共青镇(K506)、光明村(K510)。
2、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公路建设管理处
通信地址:新疆奎屯市准噶尔路128号
联系人:梁劲松
电话:0992-6687469
3、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北京国环建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5号院中乐大厦5层
联系人:孔勇强
电话:13899836200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环评程序
建设单位委托(签订工作合同)→建设单位提供技术资料→向公众公布工程概况→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公众参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报审查→环评单位修改、上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2)环评主要工作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分析、预测和评价工程在施工、运营过程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并要求建设单位进行实施,确保各项影响满足有关标准要求或将影响降低到公众可接受程度。
5、公众参与程序及各阶段工作初步安排
①在建设单位确定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以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第一次信息公开。
②在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收集公众提出的意见。公众在了解公告内容后,如对该项目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写信、发邮件、打电话等形式及时反映给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
③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以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开,同时公布环评报告。
④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公众意见调查、公众意见汇总分析,并进行信息反馈。本项目拟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的公众、可能受到直接影响的单位代表及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专家等进行调查。
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评报告受理、审批前和审批后将对建设项目有关信息进行公示。
6、征询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①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满意;
②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③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了解状况及反应;
④公众了解建设项目情况后,从环保角度考虑,对该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
⑤公众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7、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在本信息公开后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环境影响评价后期将进行第二次公示,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征求本项目所在地周围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