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河畔石榴红】墙绘传情 社区铸魂 —第七师一三七团绘就“爱我中华”同心画卷
秋日的第七师一三七团,金边南路社区众康苑里暖意融融。百米手绘墙画长廊上,各族群众欢快跳舞的画面栩栩如生;金边路绿地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化符号与秋日景致相映成趣。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一三七团以社区建设“小阵地”承载“铸牢”宣传“大主题”,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各族职工群众心田的生动实践。
手绘墙画:用中华文化浸润人心
一进入众康苑小区,百米手绘墙画长廊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吸引着居民驻足观赏。墙画上,邻里互助和谐,中国龙腾飞,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藏族姑娘共跳舞蹈……,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各族职工群众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好场景。
▲一三七团众康苑小区百米手绘墙画长廊,吸引居民驻足休憩、欣赏。
“这些墙画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民族团结、和谐美好家园。”社区居民刘进玉说,每天散步时看到这些画,就会想起身边各民族邻里互帮互助的暖心故事。
据金边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为了打造好这条墙画长廊,社区邀请了专业画师和居民志愿者共同参与。画师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团结互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墙画创作中。居民志愿者们则积极参与墙面清理、颜料调配等工作,在参与过程中增进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如今,这条墙画长廊已成为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成为了传播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理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交融的重要平台。
“铸牢”标识:让共同体意识扎根边疆
沿着金边南路前行,金边路街心公园内的标识格外醒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符号、“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宣传语,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营造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一三七团金边路街心公园内的“铸牢”标识符号。
作为师市唯一的边境团场,一三七团投入专项资金,对绿地进行了精心规划和建设。通过设置标识符号、宣传栏等方式,将中华民族大团结理念融入到绿地建设中,让各族职工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坚定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信心和决心。
“每天来这里散步、锻炼,看到这些标志标识,就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居民姚春铃说,这片绿地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为了边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连心桥”的重要阵地。
共建共享:让团结之花结出硕果
墙画与标识是“外在”,各族职工群众心手相牵的实际行动才是“内涵”。一三七团以金边路南路社区建设为契机,同步推进“志愿服务”“文化共融”等活动,让看得见的载体与摸得着的实惠相得益彰。
在金边南路社区,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各族志愿者组成“小白鸽”志愿服务队,为养老院老人送文化、为社区独居老人送餐和卫生清理;团场还定期举办党和政府惠民政策宣讲会、非遗文化体验课,让大家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金边南路社区开展非遗文化体验课——剪纸。
▲金边南路社区开展宝石画工艺技术培训。宝石画作品《马背医生》,作者贾满 武兴兰。
▲金边南路社区开展宝石画工艺技术培训。宝石画作品《喜乐多福》,作者米双双。
如今的一三七团,从手绘文化墙里的欢声笑语,到“铸牢”标识旁的驻足深思,从邻里间的互助温情,到团场发展的同心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这片热土上,各族职工群众正以实际行动浇灌出最美“边疆”石榴花,共同书写着新时代兵团人的幸福篇章。(通讯员:唐清梅)
编辑:刘爽
审核:石磊
终审:丁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