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详细内容

胡杨街道两载春秋:用心用情绘就共融画卷

来源:第七师胡杨河市党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5-07-22 13:30:57 浏览次数: 【字号: 


第七师胡杨河市的城市版图上,胡杨街道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历经两年从街道雏形到现在逐渐丰实。胡杨街道办事处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1年12月批复设立,于2023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设综合办公室,下设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综治中心,目前街道工作人员16人2024年11月批复成立石榴园、景泰苑2个社区,辖区面积16.05平方千米,下辖小区14个、常住居民2658人,聚居着汉族、藏族、壮族、满族等11个民族,现有少数民族群众142人,常住居民的5.3%

数据筑基:建共融的“连心桥”

人口数据是基层工作的“第一手资料”,面对辖区范围广,基本信息空白的现状,街道以“网格”为单位划片包干,干部全员下沉,通过“敲门+恳谈”“日访”+“夜访”,耐心记录每户的家庭情况、人员构成、困难诉求等信息。用耐心细致拉近距离,用“帮办小事”换“真心配合”。经过4次全覆盖走访,累计入户1570余户,登记详细信息2658余人,精准完成人口信息采集,建立起涵盖基础信息、需求清单、资源台账的“三本账”,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数据基础。

基层服务:书写暖心的“民生账”

在胡杨街道,“互助”从来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今年,街道14名干部全部完成结对认亲并开展常态化走访,累计走访30余人次,以贴心互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截至目前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16件,如:对祥福苑小区、银杏园小区安装健身器材等;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如:统筹资源多方协调,帮助南疆外来务工少数居民努尔艾和买提·吐地追回欠薪5270元。从守护精神文化解决“急难愁盼”,每一件小事里都藏着温暖,每一次互动中都透着真情。

文化交融:绽放多彩的“团结花”

凝聚各族居民群众,共促“民族团结一家亲”胡杨街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一次次走访问候、一份份真挚交流,一场场文化活动,融入日常、落地生根。胡杨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朗与结亲户加汉·扎克利亚的互动,便是生动的注脚,通过拉家常式的党课,让老党员在时代对照中增添信仰笃定,老党员也嘱托做好下一代工作,一来一往间,党的政策在家常里落地,让“党建引领、薪火相传”在结对认亲的温情里越发厚重;在传统节日里,邀请辖区各族居民欢度佳节,冬至吃饺子、元宵制花灯、端午包粽子,让大家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今的街道,不仅有传统文化微课堂向辖区各族居民传递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魅力更有织梦工坊手工班”让刺绣、钩针、编制传统技艺致富居民。从无到有、由简至精,胡杨街道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幅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的生动画卷。

两载春秋,胡杨街道从“新生”到“成长”,每一步都离不开干部与群众的双向奔赴。这里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是不同语言里共通的善意,是各族群众像胡杨一样,根系相连、守望相助,共同把家园建设得越来越好。(胡杨街道供稿)

编辑:刘爽

审核:石磊

终审:丁璟


终审:邵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