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档案审查

发布时间:2020-12-28 16:54:03 浏览次数: 【字号: 
职权类型 其他类别
职权名称 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档案审查
职权依据

       【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2017)     第二十一条:《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利用中国已开放的档案,须经中国有关主管部门介绍以及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中国公民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的档案,须经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必要时还须经有关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保存的尚未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以及中国公民如需要利用的,须经档案保存单位同意。 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可以按照规定收取费用。收费标准由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务院价格管理部门制定。                                                                             【部门规章】《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我国档案试行办法》(1992年)                                                        第三条:外国组织和个人根据与我国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签订的有关文化交流协定而利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的档案者,可通过签订协定的我国有关部门介绍,向有关档案馆提出申请。以其他途径利用中央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国家档案馆档案者可向国家档案局或有关档案馆提出申请;利用地区(市、州、盟)级和县(市、区、旗)级国家档案馆档案者可向国家档案局或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者须说明自己的身份和利用档案的目的与范围以及其它有关情况。除为查取本人及其亲属历史证明而利用档案外,申请皆应提前三十天送到                       第四条: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各档案馆的寄存档案,应由档案馆征得寄存者意见后再决定是否提供。 第五条:外国组织和个人复制档案和以函电等方式利用档案,按档案馆规定,交纳有关费用。 第六条:外国组织和个人复制档案,必须填写复制申请单,经校办批准,馆长同意,并由档案馆负责办理。复制档案的内容、数量,由各档案馆酌情决定。 第七条:外国组织和个人摘抄、复制的档案,如不违反我国有关规定,可在研究著述中引用,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公布。在著述中引用档案内容,均应注明档案的收藏单位和档号。档案馆鼓励利用者向其赠送利用档案撰写的著述或其它学术成果。 第八条:外国组织和个人到各级国家档案馆利用档案,须服从档案馆的安排,遵守有关的各项规定,不得从事未经许可的活动。    

责任主体 胡杨河市档案局
责任事项 1.受理阶段: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阶段:对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初步意见。 3.决定阶段:分管局领导审定或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审定作出核准或不核准;按时办结;法定告知。 4.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备        注 第二批授权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