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权类型 |
行政处罚 |
职权名称 |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的、出具检测结果不实的处罚 |
职权依据 |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18修正)
第四十四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测资格;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出具检测结果不实,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害的,并撤销其检测资格。 |
责任主体 |
农业农村局 |
责任事项 |
1.立案阶段:在监督检查或接到举报投诉,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或检测结果不实,所在地监管部门进行审查核实,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2.调查取证阶段:调查人员应当对违法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证据;调查收集证据的人员时不得少于二人,要出示证件、表明身份。执法人员与检测机构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要进行回避。
3.审查阶段:调查人员在调查结束后,及时将调查结果报所在地监管部门负责人,对情节复杂的,要采取集体讨论决定,并制作处罚决定书。
4.告知阶段:所在地监管部门对检测机构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检测机构法人予以处罚的内容、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在收到告知书之日起三日内,进行陈述、申辩。
5.决定阶段:所在地监管部门应当在处罚决定书中载明处罚内容,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情况等。
6.送达阶段:将处理决定书送达检测机构法人。
7.执行阶段:督查处理执行情况,需要移送的按程序移送。
8.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备 注 |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