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限内水产苗种生产许可
职权类型 | 行政许可 |
职权名称 | 权限内水产苗种生产许可 |
职权依据 |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修正) 第十六条 水产苗种的生产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规章】《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第46号)2005年修订) 第四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产种质资源和水产苗种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第一款 单位和个人从事水产苗种生产,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但是,渔业生产者自育、自用水产苗种的除外。 第十二条 从事水产苗种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生产场地,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二)用于繁殖的亲本来源于原、良种场,质量符合种质标准; (三)生产条件和设施符合水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 (四)有与水产苗种生产和质量检验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申请单位是水产原、良种场的,还应当符合农业农村部《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审批权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经现场考核后作出是否发放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 申请进口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水产苗种进口申请表; (二)水产苗种进口安全影响报告(包括对引进地区水域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的影响,进口水产苗种可能携带的病虫害及危害性等); (三)与境外签订的意向书 |
责任主体 | 农业农村局 |
责任事项 | 1.受理阶段:公示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2.审查阶段:审核人员赴现场核实是否符合河道管理条件。 3.决定阶段: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依照法定方式进行,不予许可的说明理由)。 4.送达阶段:在作出决定的3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送达行政许可证书或不予许可决定书。 5.事后监管阶段: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根据检查情况,依据采取相关处置措施。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履行的责任。 |
备 注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