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事项 |
1.立案阶段:对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或者从境外引进种质资源的违法行为,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阶段:展开调查和取证,填写《询问笔录》、《勘验检查笔录》、《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单》、《抽样取证通知书》、《封存扣押决定书》,并请被调查人签名(在调查取证时,应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并向当事人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
3.审查阶段:审查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主要证据不足时,以适当的方式补充调查)。
4.告知阶段:向当事人告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其所享有的权利,允许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对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还应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告知当事人享有听证权。
5.决定阶段:由承办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填写《行政处罚意见书》,报法制部门审核和单位负责人审批。处罚决定作出后,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加盖印章。对已构成犯罪的,还应移送司法机关。
6.送达阶段:《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没收实物清单》、《行政处罚文书送达回证》。
7.执行阶段:对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填写《强制执行申请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8.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