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概况
第七师胡杨河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南倚天山,北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与沙湾市接壤,西与乌苏市毗邻,南与奎屯市交融,北与克拉玛依市相连。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步兵第九军二十五师,1953年6月部队整编为农七师。2012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胡杨河市(县级)正式揭牌成立,与第七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师市辖区总面积4525平方公里(胡杨河市行政区划面积678平方公里),下辖11个农牧团场、1个建制镇、1个街道办事处、3个兵团级园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26万人。
第七师胡杨河市集聚要素资源、蕴含澎湃动能和巨大发展潜力,综合实力位居兵团第一方阵,被誉为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新引擎”,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绿洲新城。区位优势突出,位于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天山北坡经济带腹地,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区建设的关键节点,紧邻奎屯—独山子—乌苏,被誉为天山北坡经济带“金三角”。交通网络完善,连接南北、横贯东西,现有等级以上公路近3000公里、铁路专用线2条、开行中欧班列专线、建有129团通用机场,是北疆集公路、铁路、机场、管道运输“四位一体”的交通枢纽中心。能源优势明显,拥有独立电网,装机总量近300万千瓦;管理三条河流,河道年径流量超10亿立方米;建有兵团最大水利单体工程;拥有天然气接口,“西气东输”二线、三线、中哈原油等3条管线在辖区内穿越。矿产资源富集,煤炭、油气储量超亿吨(方),并有钠盐、钾盐、沥青、石英砂、石灰石等多种矿产资源。产业实力强劲,拥有耕地面积超240万亩,皮棉单产排兵团前列,棉花多项质量指标居全国首位;工业“3+3”产业体系和10大产业链逐步形成,建成全国铝基、硼基产业重要生产基地;“天池特曲”酒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北纬阳光”系列番茄酱获“中国著名品牌”称号,26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每年面向欧洲、东南亚地区稳定出口番茄酱、鲜食葡萄等农副产品超10万吨。人文底蕴深厚,素有“戈壁母亲故乡、军垦文化新城”的美誉,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军垦文化之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豫剧传承基地”落户七师127团,军垦剪纸艺术、高泉豆腐制作技艺等多种非遗文化百花齐放;文化名家辈出,从长篇小说《古玛河春晓》到《戈壁母亲》《热血兵团》《大牧歌》等影视作品的全国热播,涌现出沈凯、陆天明、陆川、韩天航等数十位文艺名家,先后有6人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鲁迅文学奖、绿洲文艺奖等奖项。旅游资源丰富,奎屯河大峡谷、百葡庄园、边境游等多条旅游路线入选国家旅游精品线路,是集红色文化、戈壁风情、民族特色、自然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